<
>

华为基础云服务开源生态总经理蒋晓黎:开放创新引领产业互联

2018-03-23 07:31:25 来源:网络整理 作者:秋军

2018年3月21-22日,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、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支持的"OSCAR云计算开源产业大会"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。

蒋晓黎

以下为华为基础云服务开源生态总经理蒋晓黎《开放创新引领产业互联》演讲全文:

华为也是积极参与到开源生态建设的大潮中,在国内是比较靠前的技术企业,下面有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基础云服务开源生态总经理蒋晓黎,为大家分享开源创新引领产业互联的主题演讲,有请蒋总。

蒋晓黎:各位尊敬的领导、来宾、朋友们,大家上午好!

这次我代表华为公司给大家分享一下华为公司在过去几年所经历的,用云ICT技术帮助产业走向数字化转型。过去一年里,我们在产业互联网上,通过开放,通过广泛地拥抱开源,在帮助企业快速转型过程中,我们有很多自己的思考,借此机会给大家分享。

在过去的十年里,随着通信技术,随着移动互联网,包括云技术的快速发展,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,刚才何博士也看了一下,从我们采用云的比例来看,愿意运用云技术的企业比例超过50%以上。这代表了大家真正开始拥抱ICT技术,拥抱开放技术,去解决他们实际中的一些问题。我相信在未来二三十年之内,随着人工智能,包括IOT,技术创新非常快,技术升级换代也非常快,可想未来二三十年之内这些技术会帮助实体经济发生非常大的转变,帮助实体经济更好的迎接面向未来个性化的消费,面向未来快速创新所带来的挑战。

对于智能社会来说,未来有几个特征。第一个是端,以后各种各样的终端,它能够不断具备感知能力,去感知外界一些变化,去收集信息和数据,这些数据通过我们的管道,把各种终端跟我们的云连接起来,实现我们的物跟人的连接,物跟物的连接,以及人和人更深度的连接。同时,我们在云侧构建超强大脑,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汇集数据,通过数据搭建模型,感知外界变化,同时给这些终端输入,让这些终端做真正的适配,进行反馈调整。云管端技术的结合会给我们的农业、工业、电力以及生活带来非常深刻的变化。

过去十年,互联网改造了我们的交易,改变了我们的社交,后续互联网要走入产业互联时代,产业互联是什么特征?产业+行业,行业+互联网,各行各业怎么运用互联网技术,帮助我们的行业快速转型。首先是怎么帮助行业,数字化模型构建起来,现在行业更多是实体经济,实体经济过程中不断创造价值。过去二十年之内,因为大家对物质比较紧缺,采用批量制造满足需求是可以的,以产定销这种商业模式是可以的。面向未来个性化时代,面向自动化时代,肯定没办法满足了,怎么以销定产,根据各级需求来做定制化生产,快速调整产业链,快速调整生产线,这是企业面临的更关键的挑战。怎么把传统生产线、信息流打通、数据流打通,实现数字化,同时要把数字化信息化世界和物理世界再进一步打通,实现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深度沟通和反馈。这样的话企业才能真正变成数字化企业,面向未来,快速创新,快速满足多样化消费诉求

在产业互联网时代,提升企业面临的运营效率,帮助企业优化决策能力,快速洞察市场变化,洞察消费者变化,同时,怎么满足个性化需求,同时发现新的商业机会,扩大企业的市场空间。举一个例子,我们在产业互联网很多企业交流的时候,发现讲智能制造,制造业是非常传统的行业,当我们跟制造企业交流的时候,发现这个行业对互联网的认识非常浅,怎么去用互联网技术帮助他们进行转型呢?我们和这些企业交流过程中发现,有几个融合。

第一个,个性化生产。怎么快速把上下游产业链打通,因为制造行业来说,他在做生产预测,利用生产预测反向调整它的上端供应链需求,需求往往是非常滞后的,这种滞后导致采购物料做了大量的库存积压,这给企业带来非常大的包袱。产品到了消费者手里以后,消费者体验如何,我的商品在我的生命周期维护内发生故障我不能后知后觉,如果能够先知先觉,做预测性维护,这对企业来说效益非常之大,包括现在很多航天发动机,已经能够实时采集数据,根据数据快速分析发动机的可能性故障,提前进行干预。这在飞机行业已经非常普及。

以后制造企业生产的商品不仅仅是商品,或者并不仅仅是一次交易,在交到消费者手中之后和消费者长期建立连接,不断获取各种各样的数据,通过数据进行反馈,一方面做预防性维护,减少商品可能的故障概率,同时也会给消费者更好的体验。我们认为,在制造行业里跟互联网结合空间非常大,我们看智能制造有几个非常大的方面。首先是智能化工厂,这是非常复杂的,很多生产终端,包括生产的机器,他们都是采用非标准组件进行互联,或者是专业组件进行互联,和外部完全隔离,这种数据谈不上收集上来做大数据分析。这种情况下,我们怎么改造工厂和生产机器,把机器变成智能化,能够收集数据,那里云端结果进行自动化调整。中国提出“中国制造2025”,欧洲也提出了智能制造的概念,但在国内我们还是非常初级阶段,我们仅仅是把客户系统,包括ERP系统进行改造了,但怎样把IOT技术再进行改造,用IT化技术,把智能化制造变成可能。

我们认为这是非常关键的环节。

暂时禁止评论

微信扫一扫

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